shequ

 蟲珀更加珍貴

  琥珀的品種有很多,而且質量差別也很大,但具有收藏投資價值的只是少數。一般而言,溫潤無瑕的琥珀皆屬上品,含有完整昆蟲或植物的靈珀即為珍品,那些既透明又有昆蟲的就更珍貴了。
 
 
  對于收藏而言,蟲珀是目前大家公認*具收藏的品種。它的經濟價值以及收藏價值是其他琥珀所無法比擬的。以波羅的海琥珀為例,一般來說,琥珀含蟲的概率是5%。首先是大小,琥珀里的蟲子不會超過2厘米,大的生物有足夠的力氣從樹脂里掙脫,即使被包裹也不易被完整保存,所以大個頭的昆蟲在琥珀里比較罕見,相應的其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會增加許多;其次是蟲子的種類,因為生活在琥珀樹附近的生物,與樹脂接觸的機會比較大,所以一般來說,吃肉的比吃素的少見,寄生的更為罕見;*后是蟲珀的透明度,只有透明度好的蟲珀才能真切仔細地觀察包裹體。
 
  蟲珀也分活蟲和死蟲,當時活的蟲子在被琥珀包裹住時,那種掙扎的姿態是重要的區分方式,因此價格也有明顯的差異。收藏級的蟲珀需按件計價,昆蟲的種類、數量、大小、形態等是重要的定價依據,1克蟲珀可以賣到幾百或幾千元,大一些的蟲珀價格可達近萬元或數萬元。
 
  這幾年琥珀價格的上漲,肯定離不開收藏市場的火熱。這幾年因為股市和樓市的萎靡不振,大量的資金離場后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渠道,而收藏品投資成為了新的投資項目。近些年收藏品投資的回報率達到了27.5%,這遠遠超過了其他投資項目。
 
  尤其是像琥珀蜜蠟這類新興的市場,因為市場盤子本身就不大,而且又有收藏的附加值,所以如果有游資看中這個市場,不乏進場炒作一番的可能。例如現在被市場所追捧的藍珀、血珀等,雖然它們的數量相比其他品種確實稀少,但是價格的差異卻讓人感到吃驚。當消費者盲目追捧時,很容易在這場擊鼓傳花的游戲中造成損失。
 
  當然,琥珀市場的火爆除了因為其屬于收藏品范疇,必然還有一些來自于自身的因素:首先,近幾年琥珀熱來自于老琥珀、老蜜蠟的興起。這是因為近幾年出現的西藏文化熱、泰國文化熱現象,帶動了包括藏傳佛教中的很多飾物被大眾所熟知,比如天珠、琥珀、松石等等。其次,國人的收藏視角也逐漸開闊,從玉石翡翠向著更廣泛的品種、門類發展,就像這幾年出現的手串熱,這種珠珠串串、小把件被市場廣泛接受。同時琥珀和其他玉石珠寶相比,收藏的門檻也會低很多。那些動輒上千元上萬元1克(拉)的寶石玉器,和十幾元1克就能買到的琥珀原石,市場接受情況自不必多說。
 
  如果購買琥珀只是當個玩物,隨手為之的話,完*沒問題。但是對于琥珀的收藏愛好者,想要買到真正值得收藏的琥珀,還是應多請業內人士把關。任何收藏門類都會分出三六九等,遵循物以稀為貴的原則,那些有收藏意義的物件,往往價格也不便宜,多請專家掌眼,肯定不會錯。
  琥珀是4000萬年前的松脂化石。我國琥珀的主要產地是遼寧撫順,琥珀礦區普遍分布在煤田中。早期琥珀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價格也很便宜。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收藏市場的火熱,琥珀作為佛教七寶之一,開始在中國臺灣、香港以及新加坡、日本等地流行,此后收藏者日益增多。隨著這幾年琥珀市場的發展,大家對它的接受程度逐漸提高,其價格也逐年上升。十年前波羅的海原產地琥珀半成品批發價格為每克2元,即使算上關稅,進口成本也不過每克3元。但這幾年琥珀進口的價格每年漲3到4元。2010年,普通琥珀原石的市場價格已經達到每克20到30元左右,2011年到2012年間,品質好的琥珀原石價錢已漲了1倍還多。
 
  買琥珀的人越來越多了,但又有多少人是真正懂的呢?現在很多人都不了解琥珀,其實它不是高檔玉石,因為它還不夠資格,因此在市場上很多經營者都稱其為有機寶石來混淆概念。而且琥珀的價值也并不高,除非是含有生物遺體的蟲珀,根據其內昆蟲的清晰程度、形狀大小、顏色決定其經濟價值。另外,具有顏色特征的藍珀和血珀以及顏色濃正且雜質不多的為上品。
 
  可當前市場中琥珀的主要消費群體針對的正是那些沒有收藏價值的琥珀,市場上可以買到的琥珀多是制成手串、項鏈和小擺件,大雕件很少見。當然這也和琥珀的形成有關,由于很難出現大塊琥珀,所以個頭越大的琥珀越不常見。而那些珠子、手串,相對來說就很普遍了,因此也不具備投資和收藏的價值。一般情況下重量要達到20到30克以上的琥珀,才具備收藏價值。
 
  以當前的市場價格而言,既不算合理,但也不太離譜,算是在一個正常的范圍。市場里那些個頭夠大的、品相好值得收藏的精品,價格會高出很多,起碼在每克幾百上千元。對于想要收藏琥珀的藏家而言,我還是建議買些精品,既有欣賞的趣味也有收藏的價值

#1樓
發帖時間:2015-01-23   |   查看數:   |   回復數:0